最近几天,群里常常看到这样的留言,往往一出现就引起一阵骚动:我眼看着群里一片片鲜花掌声拥抱,只好跟着点点赞。其实对着这一堆堆的缩写啊,咱也是云里雾里傻傻分不清......
虽然看不懂,虽然不敢问,旺盛的八卦心和求知欲已经在老母亲心中奔腾好久了!不向学霸势力低头,不再不懂装懂,五朵推妈今天就来给大家解惑一下这些申请季的“行话”。
什么?你家孩子还小?有苗不愁长啊,现如今的家长们,自打备孕就在热门幼儿园排上了队,一上小学就开始操心高中。申请大学这么重要的事儿,咱也绝不能打无准备的仗。
Early Action,字面理解就是提早行动。You apply earlier than the regular deadline and find out earlier if you have been accepted. 提早申请并且提早知道申请结果。
通常情况EA的截止日期是11/1,申请结果会在12月中旬发出。这要比正常申请的结果早出来将近四个月。被录取后你可以在第二年3/4月时再给出自己的决定,接受或者拒绝。没有被EA的大学录取,你可以继续按常规申请程序(Regular Admission)申请其他大学,结果将在来年4月左右公布。除了被录取或被拒绝以外,还有一个结果就是deferred,延迟决定。这种情况学校会把你的材料放入RD(Regular Decision)常规申请的pool再次考虑。
EA的选择不是binding的,可以接受录取,也可以拒绝。申请的时候最多可以申请四所学校。但是,但是,但是,有少量学校是例外的。比如Harvard, Princeton,Stanford and Yale,这些学校提供的EA叫做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或者Restrictive Early Action(REA)。也就是说在提前录取阶段,你只能申请这里面的一所,不可以申请其他EA的私校,也不可以申请ED(Early Decision,下文详细介绍)的大学,但是可以另外申请有EA选择的公立大学或海外大学。
不管是restrictive的还是non-restrictive的EA,你都可以在拿到录取后选择不去,并且可以等到4月再给出你的答复。这就给了你比较其他学校的机会,比如奖学金提供情况等等。而这也正是Early Action和Early Decision最大的区别。Early Action不是binding的,但Early Decision是。这就意味着你收到ED录取就要准备去报到了。
Early Decision,简单地说,就是提前决定。你只能申请一所学校,并且要接受录取结果。Early Decision相当于你和学校签了一个同意书,录取了就要去。这个同意书会在你的申请材料里,并要求你,你的家长和学校签字。申请ED大学的同时,你也可以申请EA,以及之后常规申请的大学;但是一旦被ED的大学录取,你需要收回其他大学的申请。
ED通常情况也是11/1为申请截止日期,申请结果会在12月中旬出来。如果你被录取,那么一个月内要向学校缴纳订金。有没有例外情况可以拒绝录取呢?可以,那就是财力资金问题。你需要提供出不能负担学费的证明,这种情况可以解除你和学校的binding。
有一些学校还会提供二期ED,Early Decision II。二期的截止日期通常在一月,结果会在二月出来。录取结果出来后你也需要在一个月内向学校缴纳订金。
和EA一样,ED除了录取和拒绝两个结果外,同样有deferred延迟决定这个选择。如果被学校延迟决定,那么结果将不受ED捆绑限制,如果录取你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或不接受。
如果你已经对自己心仪的大学和专业有很清晰的意向,那么ED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如果说EA是相亲的话,那么ED就像是求婚。申请ED是你对大学“中意你,愿跟随,请接受我”的忠诚表白。
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是只提供EA和ED中的一种。下面给大家列一些比较popular的学校名单。
-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
- MIT
- Ohio State University
- University of Chicago
- University of Michigan
- UNC Chapel Hill
- University of Virginia
- University of Wisconsin—Madison
提供Restrictive Early Decision的学校:
听到这儿,大家对EA和ED应该有个大致的认识了吧。细说起来,各个学校的规则都可能略有不同。就拿前面讲过的REA学校来说吧,下图中的YES和NO是指申请了这些学校中的一所,还能不能参与其他类型申请。比如,EA了Harvard, Princeton,Stanford或Yale的其中一个,就不能再申请其他EA或ED的学校,除非是EA公校,或者ED二期。而EA了Notre Dame或Georgetown,还可以向其他学校递交EA,只是不能申请任何ED。
数据来源:https://greatcollegeadvice.com/
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复杂?不过没关系,大家只要了解了各种申请形式的大意,并且记得,等娃有了心仪的学校,一定要再去学校网站确认一下该校的具体要求就好了。
为什么美国很多大学都提供提前录取这个选择呢?很显然,提前申请的学生都是早有准备并且对所申大学有强烈意愿的,这让大学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合格申请人。毕竟,谁都希望招来的学生对自己是真爱,而不是被当成备胎。那么对于申请的学生来说,早申对你有什么好处呢?
最通常的理解是EA/ED有更高的录取率,所以早申被录取的可能性比正常申请要大。请看下面一组统计数据。拿大多数人的梦想校哈佛来说,EA/ED的录取率是RD的五倍。数据来源:https://www.niche.com/
当然,这里存在着选择偏倚问题(Selection Bias)。早申的录取率高可能是因为这些申请人里符合学校要求的人多,而且早申也表示这些申请人对所申学校有强烈的意愿。正常程序申请人中,可能有相当一部分是尝试申请,实际条件达不到学校要求的。大量的合格申请人使得早申的录取率高出正常申请的录取率。所以某个大学的早申高录取率不应该作为你选择EA/ED的主要原因。
选择EA/ED的好处是可以让你心仪的学校感到你的诚意,并且减少等候结果的压力,减少大量申请学校所花费的精力和财力。
一个朋友的孩子刚刚在EA阶段拿到了梦校Georgetown的录取。有了梦校的保底,孩子可以毫无压力的再去尝试申请一下大藤,全家的心情也都变得格外轻松,已经在早早计划夏季的环球之旅,欢庆毕业了。
但这些都应该基于你已经有了充分的申请准备,因为不管是11月申请,还是1月申请,强有力的申请材料才是最关键的。提前几个月申请并不能让你的GPA或是SAT成绩看起来显得更出色。
选择的压力:对申请人来说,ED的学校必须是他们心无旁骛的梦想校。因为一旦被录取,就必须“以身相许”,和其他芸芸众校说拜拜了。
奖学金的机会减少:ED的录取和奖学金结果是同时发放的。接受录取就无法再有其他选择了。所以对很需要奖学金的学生来说,ED可能是一个有风险的选择。
时间安排的压力:EA/ED的申请需要你早早动手,相关的标准化考试,推荐信,自我陈述,学校成绩,都要在10月底以前准备就绪。而ED的结果通常是12月中旬才会发放,一旦没有录取,那么你只有两周的时间去申请其他学校。常规申请的截止日期通常是来年的1/1。所以等待ED结果的同时,也要做好申请其他学校的准备。
早申没有录取还可能带来情绪上的压力。去年镇上高中有个品学兼优的小帅哥,被大家公认是大藤的不二人选,没想到EA哈佛被拒,而同年级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同学却顺利拿到了哈佛录取。刚接到消息的时候,小哥哥着实郁闷了好几天,大家都为他捏着一把汗。好在他之后振奋精神,认真对待接下来的RD申请,一举横扫数个名校。
申请大学这个事,还真是不到最后一刻,不知道谁会笑到最后。这跌宕起伏过山车一样的过程,可以说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如此重大的生理心理双挑战。
再有一点就是Senioritis,12年级症候群:早早拿到了心仪学校的录取,而高中生活还有大半年的时间,这时候很容易让人觉得大功已经告成,不用再管学习的事了。但是12年级成绩大幅滑落的话,大学是可以收回录取的。了解了大学申请的几种方式,再也不怕群里丢出的一堆缩写了,也终于可以放心的参与学霸爸妈的讨论了,果然知识就是力量,感觉自己棒棒哒!当然更重要的,是我们对申请流程心中有数之后,可以更好的给孩子以支持和鼓励,陪他们走过紧张的准备,漫长的等待,和整个申请季可能会面对的悲喜交织。帮助他们以最积极的心态去筹备,同时也做好最坏的打算,以免在早申受挫后措手不及一蹶不振。过程虽然艰辛,孩子收获的是成长。而我们能为他们做的,便是给予信任,与全心的陪伴。